标题有点扯淡。实际情况是,刚刚用五个小时的时间在电脑上看完了刘慈欣五年之前的科幻长篇《球状闪电》。这个作为一个科幻迷尤其是大刘的崇拜者而言相当落伍的举动其实或多或少地反应了最近这些年来我的生活状态。我是在两年之前的某个偶然机会才听说这么一部小说的,又立即怀着无比急切的心情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接下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这样急切的心情在这两年之中从来不曾减弱,然而,我竟然是在两年之后的这个黄金周的某个晚上,才肯给自己这么五个小时沉寂的阅读。而在这整整两年的时间里,我无数次地面对电脑,无数次开网页,聊QQ,做图片,看电影,打游戏,也好几次点开电子书的文件夹沉默着鼠标,有过犹豫,却终于不曾给自己哪怕十分钟心灵的宁静。
我知道,大刘的文章,只需要十分钟,就会真的陷进去的。
但是,是从什么时候起,我竟然会变得如此浮躁了呢?跟环境没有关系,我所失望的只是我自己。那个曾经可以用心如止水来形容的自己(-_-!),那个曾经可以在高中学校阅览室一整天看一本《科幻世界》的自己(阅读速度还是要汗一下),仿佛陌生得不像自己。
幸运的是,看完《球状闪电》,让我终于找回一些当初熟悉的感觉。就像高一的时候第一次看《地火》带给我的那种最初的震撼。那是我第一次看《科幻世界》,第一次看科幻小说,竟然碰上了这样的经典。
而这一次,是我第一次看科幻长篇。
当然也是经典。
球状闪电这个东西,从小时候的飞碟杂志里就有所耳闻,也知道它选择性焚物的诡异和恐怖。小说的序曲也就从这里开始。在主人翁十四岁生日的那个晚上,那个原本温馨得让人羡慕的气氛被偶然到来的球状闪电击碎。他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在一瞬间化为一堆灰烬。那一幕令他永生难忘的画面也从此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他发誓要一生研究球状闪电。于是在他的大学四年,读研,读博,以及开始工作的最初几年里,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自己可以付出的一切。经过不断的失败与打击之后,在背景显赫的林云少校的帮助下,他可以算是成功了。从最初不断地构造各种虚构的关于球状闪电的数学物理模型。到后来发现人工创造产生球状闪电的无力和无望。到后来意识到球状闪电的自然存在只是靠了闪电激发。到后来,在两架直升机牵动的闪电链的扫描下得到了第一个人类自己激发的球状闪电。而接下来,在中国最顶尖的基础物理学家丁仪的帮助下,他们终于了解了球状闪电的真相。它是一个电子。与所有粒子一样,由空间扭曲而形成的宏观的电子。在被闪电激发的情况下作为我们熟悉的球状闪电状态存在。而宏电子作为电子的特质和波粒二象性为球状闪电神奇的表现给出了完美的解释。在这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近代的量子力学无疑为大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平台。继《时间简史》之后我第一次看到对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如此夸张大胆又精彩的融合与注释。所以,当大刘借丁仪之口说出他对整个世界的解构的时候,我相信包括主人翁陈博士在内的所有人,都会在那一瞬间释然。感叹大自然与宇宙的神秘与深邃,也彻底陶醉与科学世界的美丽与精彩。
但是故事到这里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而在这以后事情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一心追寻球状闪电的科学家所能控制。宏原子的理论理所当然地被用于军事。在中国即将卷入战争的背景下,未激发状态的宏原子被广泛地搜集并制作成为武器。然而这个时候陈博士遭遇了当初二战时爱因斯坦一样的痛苦。他无法接受他所毕生追求的研究只是为了伤害更多人的生命。尤其是,在他亲眼目睹过自己的父母在一瞬间毁灭在球状闪电之下。他做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永远退出研究基地。当然一切依旧在继续。战争爆发。而研究在丁仪的天才之下继续获得更大的成功。在宏电子的引导下宏原子核被发现,而在这之后丁仪对科学的狂热和林云对新武器的痴迷让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宏核反应成为现实。这次林云用生命换来的事故为中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却也帮助中国赢得了战争。可是这一切,已经与那个执着的科学家,与当初那个信誓旦旦的小孩,再没有任何关系。
我决定不再继续这种小学时常常进行的文章缩写的工作。对于一部长篇小说,这费力不讨好。我只是忍不住又一次折服于大刘奇妙宏大又精巧的构思。而且,与以前那些短篇相比,这一次小说对于人物的刻画也让人印象深刻。在他笔下栩栩如生地生活着许多不同地域与时间的科学家们,他们性格各异,命运迥然;然而,他们无一例外地为科学为球状闪电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无怨无悔。张彬、高波、郑敏、丁仪,主人翁自己,包括远在西伯利亚的格莫夫和那群带着悲壮色彩的苏联人。而少校林云无疑是小说的另一个主角,她单纯而恐怖的执着仿佛是造物主无心而无情的玩笑。在她身上,大刘寄托了太多对于战争,对于武器,对于整个浮躁的全人类深深的谴责与反思,而她的个人遭遇经历以及最后的结局,又让我们不禁扼腕叹息。幸而仁慈的大刘在小说里给了所有被宏电子伤害的人们一个全新的结局。那是作为量子状态的存在。在没有观测者促使他们成为坍塌的状态,也就是死亡的时候,他们可以以概率电子云的量子态存在。并且会有那么一个概率,他们会在某段时刻重新存在。
我相信,在这一刻,大刘不再是在展示他精妙的构想,而只是想给生者多一丝的安慰,给小说多一个浪漫一些的结局吧。
我已经很久没考虑过关于死亡的问题了。可是在小的时候,我竟然会常常想到这些。我会一遍一遍地去想象死亡之后的状态以及所谓的永远到底意味着怎样一种感觉,然后恐惧会笼罩我整个失眠的夜晚。现在我每次想到这些都会觉得神奇。我从来没有和别人交流过这些,所以也不知道这种经历是每个小孩都有过还是实在是我天赋异秉……但是唯一能确定的是,我现在已经不再愿意去想这些东西了。也不再敢了。偶尔思维路过这里,都是被我自己警觉而努力地带走。然而这样的经历对我无疑也是有益的,它让我现在看待所有正在经历和即将面临的一切,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甜蜜苦难,都显得无比释然,仿佛若干年前,我曾经站在很高的地方,以一个智者的身份和角度俯瞰过整个世界。
是啊。既然人生苦短,又有什么能够比让自己幸福和快乐更加重要的事情呢?
写到这里发现已经快要远离小说原来的主题了……但是,看完小说能够有这样体会,到底是作者的幸运,还是读者的幸运呢?
呵呵。
基于此,我又已经第一时间从网上下载了大刘最新的《三体》的电子版了。虽然我不知道这次我又要让自己等待多久的时间。好在,我不急。而如果你们还对刘慈欣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的话,我强烈建议你们花上一点时间看一看《地火》、《流浪地球》、《乡村教师》以及《全频带阻塞干扰》。从这里,你们将看到中国最顶尖的科幻作家最初的脚步。
毫无疑问,这个定语是我个人加的。但显然很多人都同意。